*本研究報告公開予各單位參考,惟不代表勞動部政策立場。
職業傷害、全民健保、健康不平等
- 出版時間
111年10月
- 卷期
第30卷 第3期
- 篇名
職業傷害的發生與社會分布: 全民健保資料分析
- 類別
職業傷害、全民健保、健康不平等
- 作者
陳怡靜、鄭雅文
- 摘要
過往有關職業傷害發生狀況與社會分布之研究,大都僅針對失能超過四天者
或死亡個案進行分析,並少有研究分析其社會階層分布。本研究利用全民健康保
險給付資料,分析職業傷害的發生狀況與社會分布。分析2016 年全民健保資料
中,屬15 ∼ 64 歲工作者且以職業傷害患者身分就醫之民眾,比較不同性別、年
齡、投保薪資、投保身分與就醫地區發生狀況之差異。在12,109,590 人年中,發
生154,561 件職業傷害案件(發生率為1,276.35 件/105 人年),其中114 人在就醫
後30 天內死亡(死亡率為0.94 件/105 人年、致死率為0.74/1,000);發生11,813
件住院案件(住院率為97.55 件/105 人年),其中49 人在住院後30 天內死亡(住
院後致死率為4.15/1,000)。因職業傷病就醫者之平均每人醫療花費點數為126.74
點。多變項迴歸分析顯示,男性的職業傷害發生風險為女性的1.42 倍;15 ∼ 24
歲工作者職業傷害發生率最高;投保薪資最高者職業傷害發生率最低,而投保薪
資除了最低組,其餘則是投保薪資越低其職業傷害發生風險越高;在各類投保身
分中,以受僱者的職業傷害發生率最高,其次為職業工會之投保者,而公教人員
最低。本研究發現,職業傷害醫療給付發生率顯著高於勞保職災現金給付發生率,
且呈現社會不平等之分布。